青岛制造 影响世界
开栏的话
2018年6月,又一个举国关注的国际盛会——上合组织峰会将在中国青岛举办,这一规模庞大、聚集各国元首的最高级别国家会议,必将再一次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,引发全世界的关注。举办地青岛,无疑将引来更多的世界目光。
没错,是更多!作为拥有百年工业底蕴的制造名城,如今青岛的老“五朵金花”依旧璀璨,更有新“金花”迅速崛起。在全球制造业争夺战火热的今天,青岛制造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,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,挺起大国制造的脊梁,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,成为中国制造的“颜值担当”。青岛制造,是中国的骄傲,更是世界的瞩目。早报今起开设 “青岛制造 影响世界”专栏,在峰会即将启幕之际,充分展现青岛制造在世界的影响力。
第一篇
青岛啤酒:一张青岛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
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品牌 目前已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“三高”策略让青啤全球“圈粉”
有着115年酿造历史的青岛啤酒,其国际化历程源远流长:1906年,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;1948年,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;1972年,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,至今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。今天,青岛啤酒已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每天超过5500万次的怦然开启与快乐畅饮。
可贵的是,青岛啤酒走出国门不仅仅是卖产品,而是创造了世界级的品牌,深刻影响着全球消费市场。对于很多外国友人来说,认识青岛这个城市,很可能是源于一瓶青岛啤酒;爱上中国这个国家和文化,很可能也是因为一瓶青岛啤酒。而其在全球实力“圈粉”的背后,是青岛啤酒开放的全球视野,是青岛啤酒“高品质、高价格、高可见度”的高端化、国际化品牌策略。青岛啤酒是中国沟通世界的“舌尖外交官”,更成为青岛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。
秀气质
青啤独特口感全球“圈粉”
东方酿造到世界味道的“弗远无边界”
在全球,青岛啤酒参与的是充分、开放的比赛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,依靠的是产品最本质的价值??好喝。
“鼓浪屿的小酒吧偶遇两个外国美女,不知道怎么搭讪,于是我请她们喝青岛啤酒。” 一位厦门小伙子在朋友圈分享他的经历时写道“没想到这两个俄罗斯姑娘竟然会用中文讲‘青岛啤酒,好喝’。”
凭借115年始终如一的高品质,无论是海内外消费者的餐桌,还是重要的国际会议餐桌,让青岛啤酒在全球“圈粉”。人们喜欢青岛啤酒而相识相遇,让沟通无国籍。曾效力于中国甲A联赛的巴西球员马麦罗与俄罗斯妻子的初识,也是因为共同喜爱的青岛啤酒,相识于一家酒吧。回到巴西之后,最令他们怀念的中国的川菜,配上一口清爽的青岛啤酒。
而同样是球员出身,来自非洲的威尔斯已经把青岛啤酒卖到了家乡。“因为口感好,青岛啤酒在我们国家的销量上升很快,虽然价格有点贵,但是人人都爱喝。” 威尔斯说他甚至用青岛啤酒命名了一支球队,世界前足球先生,著名非洲球星乔治?维阿也非常喜爱青岛啤酒。
一位阿根廷经销商的故事也很有趣,几年前,他在家庭聚餐时第一次喝到青岛啤酒,清爽的麦香感觉棒极了。于是,这个生意家族计划进口青岛啤酒到阿根廷来,一年之后,他们真的把青岛啤酒卖到阿根廷全国,连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,青岛啤酒扩散这么快!
拼颜值
在部分国家认知度超90%
从家宴到国宴的“中国品牌担当”
记者采访了解到,在全球啤酒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,青岛啤酒2017年销量同比增长18%。亚太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4%, 大洋洲增长44%,拉美市场增长36%,北美增长17%。在全球啤酒市场上,青岛啤酒表现亮眼。
粗略统计,青岛啤酒每天有超过5500万次的开启和畅饮;平均1分钟,全球消费者饮用4万瓶青岛啤酒;每年,全球消费者消费的青岛啤酒瓶连起来,可绕地球119圈、地球往返月球7次。
开放、活力的青岛啤酒,跨越了国家的边界,正在全球范围内圈粉。在繁华的纽约时代广场、在狂欢的拉斯维加斯、在壮观的英国皮卡迪利广场、在人流如梭的悉尼机场,都能见到青岛啤酒的身影。在欧美的主流商超、酒吧,八仙过海、中国结、青花瓷等青啤“中国风”产品赢得了大批海外年轻粉丝的青睐。
中国外文局发布的《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》,用详实的调查,从外国消费者的视角证明了这张品牌名片的分量。在部分国家青岛啤酒认知度超过90%,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整体认知度更高。而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公司》调查则显示,青岛啤酒在美、英、澳、日、韩的“产品使用率”中位列第一。今天,作为唯一一个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被人熟悉的中国品牌,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达到1297.62亿元。
这瓶符号化的啤酒,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频频亮相于金砖国家峰会、G20峰会、APEC、上海合作组织宴会场所的青岛啤酒鸿运当头、奥古特、经典1903,带着舌尖上的中国品质,招待八方来客,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的“形象担当”之一。
引领
百年匠心成就卓越品质
一瓶啤酒要过1800多道关
中国品牌靠什么走出去,赢得全球市场的信赖?
近年来,青岛啤酒面对新全球化的变革,深耕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市场,打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“三高”策略:高品质、高价格、高可见度。在青岛啤酒看来,从青啤走出国门的第一天开始,出口就不仅仅是为了卖产品,更重要的是创世界品牌。用工匠精神生产的高品质产品,就应该到国外占领主流消费市场,实现优质优价。
今年4月10日,青啤迎来了第40届“提高质量纪念日”,主题定为“坚守匠心 引领质量新时代”。这一天,青岛啤酒“苛刻”的质量管理细节又一次被放到了聚光灯下:酿造用的大米,必须是脱壳三天之内的新鲜米;花比别人高几倍的价格,酿酒用水层层过滤;一个酒瓶要洗30分钟才算合格;输酒管道用水洗净后还要再用1吨多的啤酒冲掉残留水分;坚持使用“最长低温发酵工艺”,遵从酿造啤酒的自然法则……就这样,每一滴青岛啤酒在出厂前,一共要经历1800道关键质量控制点的“千锤百炼”。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,让青啤即使在最严苛的美国市场,也成为免检产品,颠覆了外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“有色眼镜”,成为“舌尖上的中国荣耀”。
跃升
“质”酿美好生活
不断创新引领市场“高需求”
守正还需出新。2003年百年华诞之时,青啤就提出“百年归零”的口号,也从此树立了青岛啤酒的年轻化路径。在今年的“提高质量纪念日”上,青啤又提出从“符合高标准”到“满足高需求”的质量跃升。要年轻,要引领消费、满足高需求,就意味着要不断创新,以符合消费者对啤酒独特性和典型性的需求,消费者体验需求的满足才是好啤酒的标准。
郝全青是青岛啤酒厂一名有着30年工龄的酿酒工,最近几年,他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,工作也越来越精细。老郝所在的青岛啤酒厂,这座百年老厂是青岛啤酒60多家工厂之一。原本上世纪80年代只生产3款产品,过去几年生产到几十个品种,而2017年厂里却要生产到227个品种,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……
大规模、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,正在转化为个性化、柔性化的定制化生产。在每条生产线频繁调换产品、包装的过程中,效率降低了,产量下降了,但利润却上升了。精心慢酿的经典1903、醇香优雅的黑啤、花香曼妙的白啤、口感独特的新品IPA、节庆佳品“鸿运当头”等快时尚、慢精酿的啤酒新品,满足了全球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。十二生肖、八仙过海、中国结、青花瓷、大熊猫等中国元素出现在啤酒包装或营销过程中,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,不少喜爱中国文化的老外甚至以收藏青岛啤酒罐、啤酒瓶为乐。
所有的的变革和突破,显示出青岛啤酒正以自我颠覆、脱胎换骨的创新驱动,推动企业全速迈向产品个性化、品牌高端化国际化、跨界融合化、渠道多元化,在创新转型中实现质量、效率双提升,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。
新征程
沟通世界的“舌尖外交官”
沿着“一带一路”开拓新市场
质优必然对应着价优。在生产啤酒种类高达5000多种、鲜酿啤酒厂遍布每个小镇的“现代啤酒的故乡”德国,当地啤酒普遍售价在0.8欧元到1欧元,青岛啤酒以3欧元的高端定位,一年在德国卖出了15万箱。青岛啤酒不依托“价格战”,而是依靠“产品特色、高品质及品牌影响力”换取的全球市场份额,不仅呈现了中国品牌进入海外主流市场的良性发展路径,也为中国制造者在海外树立起了可信赖的高品质形象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青岛啤酒在推进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,结合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发展倡议的实施,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加速布局全球市场。2016年,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成功举办“青岛啤酒斯里兰卡之夜”,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啤酒在南亚地区的品牌影响力, 2017年成功开发毛里求斯、吉布提、多米尼克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市场,为青岛啤酒布局“一带一路”奠定重要的基础。
去年,青岛啤酒发布了企业“一带一路”市场拓展战略,释放出一个更大野心:在持续巩固提升海外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积极开拓新市场。未来的青岛啤酒,将秉持其独有的“四个基因”:品牌引领、品质为基、创新驱动、文化为根,让青岛啤酒这个民族品牌在全球绽放出更闪耀的中国光芒,在世界为祖国赢得更多属于中国制造的责任荣光。本版撰稿记者 王婷